物流管理这个专业好吗?就业前景怎么样?

  现代物流不仅单纯的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升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

  我国物流业近几年得到很好的发展。

  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按现价计算),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2004年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的物流需求品物流总额为32.5万亿元,同比增长30.2%。物流总值高速增长,表明经济增长对物流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约为4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幅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处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8.5%。我国现大,发展速度加速,运行效率提升,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2005年,物流公司在竞争中重组整合,国有、民营和外资公司“三足鼎立”的态势越发明显。各地加大了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物流技术装备水平明显增强,物流管理和,物流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进展。泛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东地区加强联合与协调、统筹规划,合力营造区域物流售、汽车、钢铁、医、粮食等专业物流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20国际现代物流中心的基本框架和主P的比重再下降3%;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达到23%。到2010年,全球80%的海运出口市场,都将集中在大陆。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生产力通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而成一体,达成公司与社会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物流业与互联网经济一起被人们当成”新经济”的重要内容,被广泛地称作第三利润源泉。现代经济领域中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流通效率的竞争。特别是从制造业的再生产过程来看,产品处在制造环节的时间越来越短,而绝大多数时间处在流通环节,大约占85%-90%左右。因此,流通速度和效率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公司、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经济效率和速度的高低。同时,流通还具有降低全社会的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中国流通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提升。例如,近十年来流通业在全国GDP中的平均比重为8.5%,流通业为国家创造的财收入逐年增加,在吸纳城乡居民就业和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方面的贡献更为突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流通业现代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大大提升,连锁经营方式方兴未艾,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专卖店等先进的流通业态和经营方式得到快速发展,进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是,总体来看,中国的流通规模还比较小,效率比较低,现代化水平不高。2003年中国公司500强中的商业公司流动资金平均年周转速度仅为2.4次,而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最快的每年达到20多次。目前,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约为20%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只有10%左右。中国流通现代化的投入不足,对流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流通业在资金规模、营销技术、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竞争能力还不强。

  我国物流业发展仍相对落后

  过去20年中,服务业在我国发展很快。我国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迅猛增长,交通设施及工具、仓储设施、商业网点、配送体系和信息技术、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均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东部地区及东南沿海的物流”硬件”在许多方面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我国物流业发展仍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

  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对物流业的投入仍属不足。今后首先要解决的是投资效益的准确计算、东西部协调发展和现有设备的充分利用问题。

  物流一体化程度不够,行分割、行业垄断严重。物流交易系统分内贸外贸,运输行业分属数个部、委、局机关,流通受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各行业、各地区用尽一切办法进行物流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重复布点、重复投资带来严重浪费,而市场垄断又导致物流服务低质量和低效益。

  外贸、民航、铁路、包装、通信等部门高度国有化,使得这些部门企不分,官商作风严重。我国出现的经济犯罪也大多在物流领域发生,更使物流消费者失去对服务供应者的信任。

  物流观念淡薄,许多决策人士不懂现代物流。目前,现代物流的观念只在学术界讨论,”第三方物流”仅靠少数公司推动,供应链管理几乎寸步难行。许多决策人士对物流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上。结果,重复投资给物流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与物流相关的服务体系落后。金融、结算、保险、通信、信息技术等行业同样处于高度垄断、低质低效的发展阶段,因而在物流领域推广电子商务是很困难的。物流服务水平的落后给我国生产行业增大了成本,而与物流服务相关的服务体系落后,又给物流业公司本身加大了成本。另外,我国物流业公司内部自办各类专业服务,其专业化程度又不高,致使物流服务整体效益低下。

  总体来看,中国的流通规模还比较小,效率比较低,现代化水平不高。2003年中国公司500强中的商业公司流动资金平均年周转速度仅为2.4次,而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最快的每年达到20多次。目前,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约为20%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只有10%左右。中国流通现代化的投入不足,对流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流通业在资金规模、营销技术、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竞争能力还不强。

  随着中国入世过渡期的基本结束,中国分销业的市场会进一步对外开放,外商投资商业流通领域在股权比例、地域和数量上的限制都将取消,国外大型商业资本会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这必将进一步改变国内流通领域的竞争格局,引发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流通公司将面临新的挑战。

  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连锁公司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考虑市场需求和生产流通的发展趋势,合理确定配送中心的建设规模和水平,加强对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逐步达成仓库立体化、装卸搬运机械化、拆零商品配货电子化、物流功能条码化、配送过程无纸化,并建立自动补货系统,为连锁公司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率的配送体系。

  二是整合物流资源,建设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公司。通过资产联合重组和专业化改造,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特别是与批发公司和储运公司改组、改造相结合,打破行业界限和地区封锁,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和发展社会化的物流公司,满足中小公司发展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高效快捷的配送服务,同时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支持。

  三是积极组织生产资料分销公司完善服务功能。要为生产公司提供原辅材料及零部件的配送业务,逐步建立钢材剪切加工、混凝土、玻璃加工、日用化工产品、食品等专业化加工配送中心,不断扩大配送品种范围,力争建成提供大规模、多品种、高效率服务的物流配送体系。

  四是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制造公司投资发展专业物流公司,或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资发展物流业务。有条件的大型制造公司可在为其产品营销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功能和拓展业务,发展专业化物流,并在达到规模效益后向社会化物流发展。大型制造公司也可利用现有储运公司的资源,以合资合作或兼并等方式发展专业物流公司。

  五是推进我国与国外物流领域的广泛合作及中外物流公司间的合资合作,吸引外资投资我国物流产业,参与我国传统物流公司的重组和改造,提升我国物流现代化水平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用户,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不代表快递查询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1048208551@qq.com,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2025年02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0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