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培训的培养模式

  目前中国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在高等院校中进行,但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量约为100-200万人,就目前的高校数量和物流人才教育状况几乎无法完成,因此必须找出培养现代物流人才的创新模式。

  ⑴建立多层次的物流教育体系,满足社会对现代物流人才多样化的要求

  现代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物流教育应首先注重对学生包括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要建立国际化、综合化的物流教学课程体系,未来物流业的竞争是全球性竞争,国际化的趋势必然要求中国物流教育注重国际化的内容;同时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安排不仅要强调多元化,还要突出特色,必须在“厚基础,宽口径”上下功夫,因为重视基础课程是提升人才质量的根本与关键,而跨学科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最终目标。第三要面向市场培养多层次的专业人才,为适应市场要求,高校专业设置包括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的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多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不同的培养方法。

  ⑵大力提倡、产、学、研相结合,建立现代物流研究的新型机制

  加强府、公司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建立现代物流的开发与教育的新型机制研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一方面,府组织有关物流科研教育单位的专业力量,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物流规划等,提升中国物流理论和技术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鼓励物流公司建立物流科研机构,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其次,物流研究咨询机构、大专院校和社会团体组织应面向市场和公司的实际需求,切实做好有关咨询、研究、培训、服务等项工作,物流公司还要与物流研究咨询机构、大专院校进行资本与技术的融合,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形成利益共同体,达成物流产、学、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⑶强化物流职业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

  由于学历教育时间较长,人才培养周期较慢,很难满足物流的需求缺口,所以为尽快解决人才紧缺问题,应强化职业培训工作,推行物流师、采购师证书、教育培训与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制度,尤其要重视在职人员的再教育,加强现有物流人员素质的培训和提升。职业培训形式要多样化,采取不同的层次,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在培训方式上,可采取组织培训、挂职学锻炼等方式,如选派人员到国外教学科研单位进行物流专门和系统的学,引入外国物流专家指导公司物流运作,并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造就物流人才。不同公司之间可进行横向学与交流,不断提升整体物流服务水平。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用户,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不代表快递查询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1048208551@qq.com,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2024年09月15日
下一篇 2024年0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