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制定物流管理计划

  物流管理计划制定的程序 (一) 可行性分析 也即对现今物流情况的广泛评价,包括三个部分: 1、外部市场评需求的审视。其目的在于把客户对公司物流能力变化的感觉和期望予以记录和格式化。 具体的评价项目从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趋势:如供应商提供什么样的增值服务?客户订货形势如何改变?关于物流活动如购买数量、包装、家庭发送、产品质量、客户的趋向如何? (2)公司能力:公司内部化或外部获取资源增值服务的对比分析,如何提升物流绩效,如何随顾客购买形势等趋向的变化而改变。 (3)竞争能力:竞争对手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竞争对手向客户提供什何随客户购买形势等趋向的变化而改变的。 2、主要资源如工作人员、设备、设施、关系和信息等的审视,尤其要对现行系统的能力及缺陷做出广泛的评价。其评价必须考虑程序、策和每个主要物流活动的关键指标。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客户服务:客户服务的信息流是怎样的,如何做出对订单的决策,客户服务的衡量标 (2)原材料管理:首先审视通过工厂与分销中心的原材料流的合理性,其次考虑生产计划和时间表决策是如何制定的,最后看原材料管理绩效如何衡量。 (3)运输:审视整个运输方式、订货量和运输量的概况,如何决定每次运输的方式及承运人的选择问题,运输的绩效水平怎样,如何衡量。 (4)库存:审视当前使用的储存和装卸设施的功能,管理者如何依据信息做出库存管理决策以及法是什么。 3、技术评价,即对关键物流技术储存、原材料处理、包装和信息处理等方面。技术评价考虑的是关于先进技术及应用新技术潜力的公司的能力。如能否通过第三方高物流绩效?卫星及扫描通信技术对物流绩效的影响?技术评价的内容包括:预测技术、订货入账技术、订货程作技术、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等方面划 1、确定目标 目标的确市场和产业细分、修正的时间框架和所要求的特定的服务水平。例如:订单收到后两天内,应予以发送。延期。 2、考虑限制约束条件 在公司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基础上,管理围做出限制。这种限制的性质取决于个别公司的特定环境。程序,其目的在于使计划具有一个可操作性的范围和一个明确的起析中强调了发展管理绩效标准的需求,这些标准通过对成本结构和绩效惩罚的确认以及提供评价成功的方法来指导计划。标准要恰当的反映总的物流系统情况,而且一旦形成,标准必须贯须包括说明成本要素,诸如运输、库存和定货处理是如何计算的,并需包括详细的财务会计附件以及有关客户衡量的详述和计算方法。 4、选择分析技术 (1)分析技术范围从简单的手工策支持系统。一旦确定了目别不同的技术方法并选择最好的技术方法。 (2考虑评估项目的问题及所需的信息,特别是必须识别和评估关围。除此之外,还要要求。 5、制定工作需的时间和资源。计划中的一个最普遍的错误便是低估了完成一项计划任务所需的时间,超时需求更多的费用,而且减少了计划集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数据收集程序始于可行性评估,但仍需详细的数据说明来为数据分析乃至制定计划做准备。需求收集的数据主要包括: (1)销售和客户订货。年度销售预测、每月的销售百分比及季节分布类型,通常对决定物流量和活动水平是必需的。根据市场和运输量的大小来决定运输形式同样需求历史上客户订单样本。 (2)运输数据要求包括所使用的运输方式的数目与类型、运输方式所选择的准则、费率和运达时间以及运输规则策。 (3)物流空间量度也需求特定的客户数据,有效地物流管理必须考虑同跨越空间距离移动产品相联系的成本和时间。 (4)有关渠道结构的分析,必须通过对原料和部件的分类来确认比较与制造和采购有关的成本。其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有:工厂的数目与坐落位置、产品的混合、生产精度计划和季节性因素。必须确认与库存转移、重新订货以及仓库加工处理有关的策和成本,尤其是库存控制规划和产品分配程序,这两者常常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必须考虑每一个现今的和潜在的仓库运作成本、能力、产品混合、储存水平和服务能力。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必须注意数据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利用数据收集结果和技术选择来制定和评估物流管理计划方案,方案的评价与分析必须用手工或电子的手段确定每个方案的相关绩效特征。选择时应考虑到 管理的策及实施,包括诸如分销中心数目、库存目标水平或者运量大小的概况等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 (四) 建议并实施计划 所选择的方案经过分析,经审视后向管理层推荐。这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任务: 1、确认最佳方案 多个方案往往具有相似的或可比的结果,必须对每个方案的绩效特征和条件进行比较,以确认两个或三个最好的选择。通常“最佳”的标准便是:以最小的总成本取得所期望的服务目标。 2、成本收益分析 对计划方案的评价即是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就现在的成本情况及服务能力与计划中的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理想的成本收益分析要对方案就一个基准期进行比较,然后进行跨某个计划时期的比较运作。从这种分析评估中可得到典型的结果和建议,以支持计划方案的选择。 3、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考虑计划环境与假设一致的概率和有关系统改变的潜在危险。外在风险主要是需求绩效周期和竞争行为有关的不确定性;内在风险主要来源于劳工和生产率、公司战略改变以及可用资源的变化。对这些风险必须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以便为管理层提供指导和论证。 4、计划的实施 这是计划工作的最后阶段,实际过程中仍有以下几方面的任务需求完成,一是就个别实践及其顺序和相关性对实施计划进行明确定义;二是制定计划实施的进度;三是定义评估计划成功的接受标准,接受标准应集中于改进服务,减少成本,改进资产利用和提升质量;四是计划的实际实施。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用户,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不代表快递查询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1048208551@qq.com,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2024年11月09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09日